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平阴县坚持“以事择人、人岗相适”原则,创造性地引入岗位适应性评价,精准筛选出8名脱贫攻坚街镇挂职副书记,较好的实现了精准脱贫攻坚与干部精准选派的深度融合。 个人自荐+单位举荐,拓宽精准选派视野。根据选派挂职的资格条件,在县直部门副科级干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党组织在干部推荐中的主体责任,由所在单位党委(党组)按照《平阴县科级干部人选署名推荐暂行办法》进行集体研究,择优推荐。同时,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推荐登记表中签字署名,以示对推荐情况负责。通过毛遂自荐与组织举荐,14名满怀激情想干事且又适合脱贫攻坚工作的人选进入组织视野,为精准选派挂职干部奠定坚实基础。 大评委制+精准测试,引入岗位适应评价。在确定挂职干部考察人选时,引入岗位适应性评价对干部进行精准筛选。即运用结构化面试的形式,对人选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评价中,一方面坚持“谁使用,谁评价”。实行大评委制,设评委13名,除组织、纪检、党校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外,将熟悉挂职岗位需求的8位街镇党委书记、县直涉农综合部门主要负责人吸纳进来,让熟悉街镇基层实际和脱贫攻坚工作的人有更多的话语权。同时,各评委实名签字打分,确保了“谁打分、谁负责”。另一方面,坚持“干什么,测什么”。注重围绕中央和省、市委关于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及县情、镇情列出三个题目,既全面考察干部对扶贫脱贫宏观政策的把握,又重点了解干部对具体扶贫工作的思路和对策,做到精准出题、精准测试,极大地增强了岗位适应性评价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适岗评价+一贯表现,做到依分而不唯分。确定意向性人选时,将岗位适应性评价作为重要参考,但又不简单的以分取人,而是坚持“实在实干实绩”的用人导向,结合工作岗位经历、日常考察情况、近三年年度考核结果及专项考察等情况,综合研判定取舍。其中,有一名人选在岗位适应性评价时,因临场紧张,成绩虽然欠佳,但综合考虑其一贯表现比较好,且作风扎实,工作有思路、有办法,仍然将其纳入了正式人选范围。通过“适岗评价+一贯表现”的综合研判方式,实现了评价结果与考察结果的相互印证,确保了脱贫攻坚挂职副书记选的准、选得对。目前,派往街镇的8名脱贫攻坚挂职副书记已全部到位,并成为专职管理服务第一书记、协调扶贫政策落地、推进党建扶贫工作的生力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