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充分发挥好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需要引导企业增强以下三种意识,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主动作为。
增强企业的前瞻意识。大力倡导“谁培训谁受益”,引导企业未用先培,积极参与合作办学,通过实施订单式培养,建立契约式管理,从源头上杜绝用工时“互挖墙脚”等恶性竞争,并将企业的先期培养成本纳入企业运营成本,通过后期税收返还的方式进行补贴,引导更多企业先期介入到高技能人才培养中。 增强企业的参与意识。大力实施以赛代培、以赛代补,开展各种层级、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技能比赛,引导企业参与到政府有针对性的培养体系中,让更多的技能型人才通过比赛的方式脱颖而出。既促使“工匠精神”成为技能型人才的内在目标追求,也通过赛会的方式,让企业在培养和输送人才中体现价值,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增强企业的担当意识。大力推动企业担纲高技能人才评价的主角,通过加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推进财政奖补等方式,在信息共享、资源共用、责任共担中,既让企业感受到培养高技能人才不是“单兵作战”,同时也不必对鉴定评价高技能人才会颠覆既定的薪酬标准存在恐慌心理,以政府的“有形之手”克服企业的“后顾之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