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民,真情真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在抓好队伍建设和基础建设的同时,张树霞针对卫生院服务整体水平不高、对待病人态度生硬冷淡的问题,提出了“博爱、和谐、敬业、奉献”的医院精神、“精诚、精艺、精心”的工作作风,带领医护人员不断优质服务内涵,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让患者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在医护人员中开展了“三卡”、“双八”服务:“三卡”即患者入院发放温馨提示卡,患者住院发放征求意见卡,患者出院发放爱心联系卡;“八声服务”即:患者入院有迎接声、身体不适有问候声、诊疗之前有提醒声、心理变化有安慰声、患者配合有致谢声、服务不周有道歉声、患者询问有回答声、出院之前有道别声;“八个一服务”即: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关心的问候、一壶温暖的开水、一束鲜艳的花朵、一块洁净的手帕、一份特色宣传单、一句真诚的祝福、一个跟踪随访电话。同时,坚持送医、送药、送服务到村,既方便了群众,又得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称赞。新农合刚开始发动时,群众不认识、不理解,参加积极性不高。一次她到三皇村,因连续降雨,道路泥泞,车不能进村,她就冒雨步行到村民家中了解调查情况,发动群众参加合作医疗。雨水淋湿了头发,泥水和汗水浸透了衣裤,等晚上回到家后发起了39度的高烧。第二天高烧未退,她又顽强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在她和同志们的努力下,所在乡镇第一年农民参合率就达到了98%以上。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投身农村卫生事业
张树霞出生在农村,对农村农民有着特殊的感情。十九年的工作经历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这七年,她灵魂得到了一次又一次洗礼,使她更加坚定、执著于所热爱和从事的农村卫生事业,用她所有的努力和奉献,真诚和爱心服务于农村百姓健康。一位70多岁的老大娘到卫生院,用颤抖的手拉着她激动地说:“多亏你治好了俺四十多年不愿治的病!”原来在她组织的村民免费查体中,这位老大娘诉说了自己多年的苦恼,她认真检查后,为其开了药,并告诉大娘,妇科炎症并不是什么大病,要及时治疗。大娘还说:“如果不是进村查体,我这个不好意思看的病,不知要忍到什么时候。”这样的事还有很多,面对着农村群众渴望的目光,她更加感受到肩上责任的沉重。她积极争取镇村领导的支持,协调投资650余万元,通过新建、扩建和改造,使得全镇32个村级卫生所全部达到省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标准。她亲自带领工作组,走村入户查体建档,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完成建档 16014 户,50502人。孝直镇的基础卫生条件不断完善,村级医疗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群众就医安全得到了充分保证,面对群众真挚的赞誉,张树霞总是这样回答:“这都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