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助推群众致富奔康 洪范池镇张海村党支部书记 张泉灿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张泉灿,现任洪范池镇张海村党支部书记。近几年来,在县委及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带领村两委紧紧抓住远程教育这一新契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运用远程教育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为村民架起了一座致富金桥。现将主要做法向大家汇报如下: 一、通过开展活动,增强党员群众学习的自觉性。 我们张海村位于洪范池镇驻地南侧,共324户,1048人,5个党小组,35名党员。远程教育是个新鲜事物,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带领村两委认真学习,对远程教育系统从陌生到熟悉,从不懂到熟练操作,从学习知识到运用于实践,使远程教育站点作用不断得到发挥。在抓好站点开机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我认识到组织学习仅靠制度约束是不够的,必须激发党员群众的自觉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针对部分干部群众致富意识不强,苦于难寻致富门路的实际情况,我提议在全村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争星保先带富”活动,依托远程教育实施了“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切实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的作用。通过深化学习,总结经验,带头实践,把成功经验介绍给大家,带动群众致富。为力求实效,每次集中学习之前我与其他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精心优选课件,使所学内容既贴近群众实际、又贴近干部自身实际。我们把所学内容分为党建、科学技术、群众工作等几个板块,每个板块又细分为若干小类。根据分工以小类为单位把学习课件的筛选任务细化到每名支部成员,使得学习的内容系统、科学、丰富。除集中学习时间外,还制定了分散自学时间安排表,要求各支部成员按照支部会议的安排做好各自所负责小类学习课件的筛选工作,并做好学习笔记。通过随时学与定期学相结合,个人学与集体学相补充,党员群众参加学习的情绪高涨,形成了自觉学习的良好氛围。大家通过远程教育,看到了发达地区农村的新面貌,通过远程教育,找到了自己落后的原因;通过远程教育,学会了发展生产的一技之长,发展家乡、建设新农村的信心日益增强,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致富比本领,带富比发展”,全村共同富裕的良好氛围。 二、通过学用结合,为党员群众找到致富的路子。 针对党员群众的不同需求,我要求坚持做到远程教育站点每天开放,认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服务活动,安排站点管理员为村民提供点播服务,或者通过远程教育平台进行搜索,帮助群众答疑解惑,使远程教育成为广大村民的良师益友。同时将远程教育网上学习与不定期邀请农技专家现场辅导结合起来,提高学习培训效果,现在很多村民学到了1—2门实用技术,涌现了一批科技致富的典型。村民张型良自有祖传加工豆制品的工艺,但多年来产品销路一直不畅,经济效益上不去。我和其他村两委成员帮助他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查找相关信息,了解市场需求,注册了商标品牌,扩大了生产规模,并带动周围群众也走上豆制品加工致富的路子,产品销往京津等城市及济南泰安等周边地区。为准确把握指导群众致富的切入点,我组织党员干部经常性进行联户走访活动,根据群众反映上来的科技致富、民营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重点问题,进行跟踪服务,限时解决。我们张海村是一个小山村,村里山地较多,2006年,我经过多方收集信息,特别是通过远程教育网络了解到大樱桃的种植技术和市场前景,感到这是一条非常适合我村发展的致富之路。于是多次召开村两议会和群众代表会进行讨论,并组织部分党员外出学习参观,最后决定在全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当年发展大樱桃示范园600亩。在上级包村单位的帮助下,铺设管道6000米,建大型储水池一个,现已建成喷灌、滴灌、微灌高标准樱桃采摘园。我在带头经常参加村支部组织的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外,时常与周围干部群众在樱桃园里开展种植和管理经验的交流,互相学习,积极帮助大家解决技术难题。要求站点管理员根据不同的季节樱桃园管理的要求,挑选下载相应的课件,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观看,对有条件的户,下载相关课件后,带回家反复观看学习。另外,还聘请山东农业大学的教授到田间地头手把手的教方法、传技术。目前,全村已发展樱桃1000亩,人均增收3000元,盛果期预计每亩效益可达2万元,樱桃产业真正成为村民群众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 三、通过加强培训,推动全村各项事业发展。 农村支部开会往往比较实在,以前党员干部开会、读读文件、过组织生活、研究村里的重大事项,形式单一,也比较乏味。现在有了远程教育,在开会的同时,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学习生动的理论政策和农村科技知识,丰富了党员活动的内容,党员开会的热情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明显增强。工作之余,一些党员干部自觉到远程教育站点来讨论问题,交流经验,大家的思路清了、干劲足了,村里的工作好做多了。为推进农村民主,培养法律意识,提升群众文化素质,我们通过远程教育为群众精挑细选了几十种课件,利用村委换届、法制宣传日、三八妇女节等时间进行播放,在潜移默化中教育群众,提高法律意识。广大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严格落实各项法规政策,争当文明家庭,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几年来,硬化文明街3条,安装路灯106盏,发展太阳能沼气池300多个,改建冲刷式厕所400多个,新建农民健身广场、文化大院一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下一步,我打算继续在发挥远程教育工作的潜力上下功夫,在教育党员、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不断提高群众的致富本领,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这项惠民工程、实事工程为富民兴村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