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菜能手闯出致富路 ——记平阴县安城镇南王村站点管理员朱秀梅
朱秀梅,是安城镇南王村的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在她童年的记忆中,由于村民们思想观念陈旧,尽管父母没日没夜的辛勤劳作,累弯了脊背,也没能换来生活的多大好转,全家人始终生活在贫困之中。为了增加家庭收入,高中毕业的她便到了外村企业打工,每月辛辛苦苦换来的微薄收入虽然能补贴家用,但收效甚微,实在无法改变家庭的困境。从那时起,在她的脑海中,便打上了这样的烙印:一定要改变生活,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过上美满幸福的小康生活。从小生活在贫苦家庭,加上自己的坎坷经历,养成了朱秀梅遇事沉稳、果断、认真又倔强的性格,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她向丈夫讲了埋藏在心中很久的想法:我们的父辈受穷,是因为观念陈旧,没有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我们要改变生活状况,摆脱贫困,首先要解放陈旧的思想观念,开拓思维领域,还要有一种不怕失败的毅力。为此,夫妻二人在闲暇之余多方搜集信息,阅读了很多报刊杂志,探索发家致富的门路。 2008年秋冬季节,安城镇大力推广大棚种植西瓜、蔬菜技术,选择在地理条件较好的张营、三皇一带进行试点,并对建造大棚的农户进行了扶持。朱秀梅认识到这是一个摆脱贫困和靠天吃饭的好机会,她积极到外地学习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和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技术,在远程教育网络上下载有关大棚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的课件,并订阅了蔬菜种植技术的报刊、科技书籍和光盘等资料,又请了种菜技术专家专门辅导。为了开拓自己的思维领域,除了向书本学习以外,她积极向实践学习,并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那年,她借助乡政府的扶持政策,建起了第一个蔬菜大棚,种植大棚西瓜间作辣椒、茄子等蔬菜,打开了朱秀梅致富的大门。致富的路就在脚下,朱秀梅不怕吃苦,每迈一步都是那么的认认真真,坚定有力。从那时起,她一边种植,一边潜心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揣摩,终于掌握了蔬菜种植的温度、湿度、肥力控制以及种管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领,不到一年就获得了收益,她家终于过上了富裕、舒适的好日子。生活好了,干劲更足了。相继,她家又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种植品种,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朱秀梅靠劳动创造了效益,增加了收入,改变了生活,成了远近闻名的女强人,致富能手。她富裕了,却没有忘记身边的父老乡亲,只要周围的乡亲们有上门求教的,郑中杏也从不马虎,从不敷衍了事。有的人笑她太傻,自己一个人发财就行了呀,干嘛要把自己的一点经验全倒出来呢?可她却认为自己富裕不算富,只有大家富裕了才能安心。 所以生活富裕起来的朱秀梅没有沾沾自喜,而是首先想到如何回报社会,把“幸福工程”延伸到各家各户,让全村更多的姐妹都过上幸福的生活。朱秀梅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和远程教育村级站点管理员的身份,从远程教育网络上下载了大棚种植技术、大棚作物疾病防治等相关课件,免费开办了农业技术培训班,利用晚饭后的时间,召集村民们学习大棚种植技术,让大家更好的掌握外界信息,以利于大伙儿科技种田。并用自己学来的农业技术知识指导大家,毫不保留的传授给了大家。在他们夫妻二人的带动下,村里很快就有20多户投资建起了大棚,管理工作大都是她们妇女姐妹们承担。为了保证大家种植的大棚尽快见到收益,她把自己家的大棚当作村民的试验田,凡是没有种植过的品种,都自己先种,再教给其他村民,风险自担,成果共享。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她不懈的努力追求和乐于助人的精神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周围群众的好评。多年来,她用热心帮助着大家,用行动影响着大家;不仅村民的收入翻了两番,而且人们陈旧的思想观念也迅速发生了改变。在她的带动下,如今南王村的妇女成了大棚瓜菜种植与管理的主力军,全村已发展瓜菜大棚一百多亩,每棚年创效益1万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