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参加会议,一位领导干部研读和辅导政策文件时感言:“不亲自研读思考,就怕脑子生锈”。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脑子长时间不思考,不运转,就迟钝,甚至“生锈”。
当下,许多领导干部事务繁忙,时间不够用,就疏远了学习思考,诸多事务也交由部属代劳。虽说并非凡事领导亲力亲为就好,但领导是决策的最后定夺人,如若遇到急难险重任务,对政策不熟悉,对情况不了解,坐等他人进言献策就会慢一拍、后一手,急于拍胸脯作决策,又难免出错牌、布错局。从这个层面讲,领导干部“怕”脑子生锈很有必要。 怕脑子生锈是防患于未然。掌权者脑子生锈,有两种情况教训深刻:一种是志得意满,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无须再苦思冥想,这是自废武功式的脑子生锈;一种是缺乏自我清醒,不懂得学习思考,这是无知无畏式的脑子生锈。这两种情况出现在领导干部身上都非常可怕。唐玄宗年轻时英明神武,上位后贪恋歌舞,懈怠政治,直到“渔阳鼙鼓动地来”才大梦初醒,但为时已晚。秦二世本无多少本领,掌权后还听信谗言,“事皆决于赵高”,把权柄交给别人,也把思考交给别人,结果必然是身死国亡。历史教训历历在目,只有常在状态,多学深思,才能积聚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 怕脑子生锈是一种责任担当。一个“怕”字背后,体现的是胸襟,是紧迫感。当前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闯险滩、涉深水、啃硬骨头,领导干部更须笃行“三严三实”要求,常思潜在之忧,常查端倪之忧,常问当下之忧,常省喜中之忧。只有多学多思,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人民群众才能睡上安稳觉,走上幸福路,也才能增强本领、自信,把服务为民的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怕脑子生锈是把善学善思当作终身使命。毛泽东身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工作忙,大事多,但始终没有放松学习思考,病逝前还在读书。三国东吴大将吕蒙没读过书,但坚持在打仗间隙自学,有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美谈。只要胸怀大局,心系人民,那么,是把时间用在善学善思上,还是用在迎来送往休闲娱乐上,答案不言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