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县委 平阴人大 平阴政府 平阴政协 平阴纪委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干部工作>> 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能上能下”激发乡镇干部活力
发布日期:2015-12-10  信息来源:  作者:部办公室

   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新规的出台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树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对于乡镇基层而言,也要用能上能下杠杆激活乡镇干部的一池“活水”。

   当前,就乡镇干部而言,尽管身处最“底层”,但是工作却是“大杂烩”,“白加黑”、“五加二”地“连轴转”,责任不小;上荣下辱、下必有错的陈旧观念依然存在,对“上”、“下”问题的认识仍有偏差,使得“上”的干部不想下、下不了,有的甚至还存在“不到年龄不能下,不犯错误下不了”的惯性思维,使得乡镇干部稳定有余,活力不足。有的乡镇领导被问责免职后又悄悄“卷土重来”,“风头”一过便复出;买官卖官,“带病提拔”等现象仍有市场;有的虽未违纪但身居要位却尸位素餐,不作为。这次,中央明确对四类干部坚决进行组织处理,就是要让那些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有“上”的机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有“升”的空间;就是要解决乡镇干部身在乡村不走乡间小道,位居领导职位却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使该“下”的自觉对号入座。

   乡镇干部队伍的活力激发,就要真正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成为新常态,而不是让规定成为纸老虎。既要让更多的来自乡镇的优秀干部能够“浮出水面”,畅通上行通道,破除成长的“天花板”,要让更多的乡镇干部有危机感,真正使那些不贪不占但安于现状、甘于平庸、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太平官”,碰着矛盾和问题东闪西躲绕道走的“逍遥官”,拈轻怕重、挑肥拣瘦的“滑头官”不再是整治吏治的“疑难杂症”。而是通过“能上能下”机制,通过职务调整产生“倒逼效应”,让乡镇干部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主动作为、奋发有为,变“一潭死水”为“一池活水”。

   要制定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专门针对乡镇干部的考核量化机制,不能与县以上领导干部“一般粗”、“一锅煮”。虽然,在领导干部的“下”上也有相关规定,但很难落地生根。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缺少科学的考核机制。在实践中,有的该“下”的,甚至非“下”不可的也往往以“在乡镇干很不容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等为由而“不忍心”。特别是一些庸、劣的退出就没有比较直观的考核量化标准,刚性制度往往变成了软性“弹簧”。因此,只有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加强日常考核,提高群众参与考核的权重,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真正把考核作为干部干事的量身标尺,才能让“能上能下”规定长出“牙齿”,激活乡镇干部队伍的干事热情。

  ·上一篇:清廉家风是干部幸福港
  ·下一篇:激活干事创业“一池春水”
版权所有:www.28365-365.com  网址:www.py-dj.cn  备案号:鲁ICP备09060037号
主办:中共平阴县委组织部  电话:87883811  地址:济南市平阴县府前街25号  邮编250400
设计规划、开发运维:平阴县信息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