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仁心 扬帆生命之舟——记平阴县首届“玫乡名医”尹燕东 |
发布日期:2014-07-31 信息来源:
作者: |
名医名片:尹燕东,男,43岁,1991年毕业于潍坊医学院本科医学系,学士学位,内科副主任医师,现任平阴县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山东省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无创心功能协会理事、济南市医学会心血管委员会委员、济南市医学会医学伦理委员会委员、济南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济南市青年技术学术带头人。 他,身躯算不上高大伟岸,但是面善仁慈而目光睿智; 他,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憩,始终不忘医者的那份责任; 他,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牵动他神经的永远是患者; 他,身着一袭圣洁的白大褂,被人们誉为白衣天使; 他,以仁爱之心和医者之术,为病患扬帆生命之舟; 他,就是平阴县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尹燕东。 醉心医学,呵护生命 尹燕东行医20载,医治病人过万名。提起他,没有不竖大拇指的,入住心内科的患者60%都是“回头客”,带亲唤朋都是慕名而来。患者们之所以选择入住他们科,是因为在他科住院放心、花钱少、治大病。说他是好医生,不仅因为他对医学技术有着很深的造诣,更因为他对患者有着高度的责任心、对生命的敬畏和执着、对每一个重危患者从不轻言的“不抛弃、不放弃”。 2006年12月,46岁的村民齐家杰心慌、气短、行走困难,被多家医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常年服药无效。家属抱着一线希望找到尹燕东,经住院检查“普大心”,凭着经验细心观察,最终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心功能4级”,经过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体重增加了,心脏功能改善了,近6年一直在外打工。 63岁患者赵古元,2007年初因心慌、气短、间断心前区疼痛3年,曾到多家医院诊断治疗效果不佳,左前降支及回旋支狭窄70%,由于家庭困难拒绝做手术,来到心内科寻求保守治疗。尹燕东大夫接诊后诊断为冠心病、心功能4级。经住院对症施策治疗20余天,心衰纠正,症状明显改善,标本兼治,现已5年病情稳定。 2008年3月的一天,心内科突然抬来一位92岁高龄的心脏病人,名叫王凤珍,老人此时已心律严重失常、心源性休克、频发室早、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生命岌岌可危。病人家属看到病人病情危及,又是高龄老人,以为没有希望了,哭着为老人准备后事。尹燕东快速为病人查体,并组织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抢救老人,吸氧、除颤、输液、溶栓、心脏胸外按压等等,一套套方案有效采用,1个小时过去了、2个小时过去了、3个小时过去了,监护仪上逐步显示了正常的qrs 波群,老人奇迹般恢复了正常心律,病人家属还挂着泪水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老人的已年愈60多岁的儿子,握着他的手,激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 尹燕东勤奋好学,潜心研究心血管方面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对于治疗大面积心梗、重症心力衰竭有独到之处,成功抢救近千例心脏骤停病人,而且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抢救方案。他开展的临时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食道心脏电生理检查术,提升了心血管病的治疗和检查手段,影响周边,大批长清、肥城、东平病人慕名而来。由他研发的“心痹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课题于2002年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于2003年获济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为医清廉,彰显大爱 尹燕东始终信奉“医乃仁术,仁者爱人,积德胜于积金”等传统古训,在他身上爱心无处不在。这一切,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了医生神圣的天职。他从不收患者的红包、礼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净化着市场经济带给医疗界的瑕中微玼。他常对科室人员讲:“我们是提着患者的性命干工作,人命关天啊!今生选择了这一行,就选择了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2010年5月的一天,一位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患者刚抬进病房,突然出现心脏骤停,他立即抢救,为病人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脏胸外按压,电除颤……,一遍、两遍、三遍……在大家的全力配合下,患者终于恢复了自主呼吸,可尹燕东早已是汗流浃背,腰酸得直不起来了,他的嘴上还粘着病人黏糊糊的口腔分泌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情不自禁为他竖起了大拇指!病人的儿子感动得掏出一沓子钱塞进他的兜里,感谢救命之恩,而他郑重地说:“这是我们医生的职责,这钱留着给老人买营养品吧。”简短的话语,超常的行动,见证了他崇高的誓言。患者出院时为尹燕东送来了绣有“精湛医术转乾坤、崇高精神献病人”的锦旗。他以实际行动维护了白衣天使称谓的圣洁,以恪尽职守不负患者以生命相许的重托。 患者梁玉芹的六位儿女在感谢信中这样写道:“我们年迈的母亲在半年的时间内,5次入院6次抢救是尹院长和所有医护人员给了她第七次生命,医院之大,不是楼宇面积之大,而是医院精神之博大,医术之精湛、医德之伟大。贵院心内科的医生和护士,严谨敬业的精神,廉洁高效的作风,热情坦诚的品德,给我们以天使般的关怀和温暖”。 心内科医生办公室墙上悬挂的几十面锦旗,记录了以尹燕东为首的团队以真心、爱心、细心和耐心,换来了患者和家属的信心、舒心、顺心和放心;上百封饱含了患者真挚谢意的感谢信,见证了他们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浇铸了他和他的团队平凡之中更见伟大的良好形象。 独则为栋,合则成林,独木不抗风,单兵难排阵。 护卫生命和打仗一样,一个人的力量太小。 尹燕东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自己的医疗技术再高超,能治疗的病人也有限,必须打造一支医术精湛、服务优质的医护团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病人。 他对科室人员专业学习抓得极严。会做、会说、会写,这六个字是他具体要求。会做,就是工作干的漂亮;会说,就是能阐述自己的看法;会写,就是能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心内科的人员都感同身受:尹院长“管人”严,眼里揉不得沙子。他管理的途径有二,一是考,二是查。考,就是当众提问。在病房里,他随时都会发问,而且有时还“诈问”。比如某个问题的答案是甲不是乙,你开始答甲,明明对了,若神情紧张,心里也无把握,这绝逃不过他的眼睛,他会盯着你追问:到底是甲还是乙?你心中一慌,可能就又答乙了,当众出丑了。他紧跟着就会板着脸说:为什么不多读点书?要是人命关天的紧要关头,能犹犹豫豫吗?再就是查,一旦查出问题就会严肃地告诫你:性命攸关啊,换了是你的亲属、换了是你,你会怎么样?马虎不得啊…… 与他共事的一些老护士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对病人的极端负责,他几乎没有一个晚上不查房,无论白天黑夜、上班下班,随时可以看到他出现在病人床前。因此,一些与他共过事的老护士时常开玩笑说,晚上值班最怕尹院长,他会根据病情随时修改医嘱,碰到危重病人,更是24小时守在科室。他担任业务副院长后,一直坚持临床查房,他从不摆官架子,事事以身作则,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每天仍然满足每一位慕名前来求诊的患者,面对患者无休止的提问,他总是流露出和蔼的笑容、亲人般的关切。 在他的带动下,心内科针对老年病人多的特点,开展人性化管理,创新服务模式,病人入院时一句温暖的问候、住院时发放一张全程监督卡、出院前征求一次满意度、离院时送一张回访卡的“四一个”模式,还病人主动权、自主权、知情权,真正让医疗关怀走近病人,有效拉进了医患距离,让病人在诊治中体会到亲人般的关爱,因此心内科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科室、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等荣誉称号。 “仁、术”兼具,方为名医 尹燕东说,一个医生,只有好医术,成不了名医;世上所有的名医,都同时还具备另一个特点,那就是仁,对病人有爱心。 他正是怀着对病人深切的爱,在冬天给病人看病,他总要将听诊器的探头用手捂热,然后才放在病人的胸口上,每次检查完,还要帮病人把裤带系好。在病房查房,他查得特别“慢”,为病人查体特别仔细,从头查到脚,问也问得细,从过去问到现在,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有时查房临走时,还特意弯腰把病人鞋尖朝里的鞋子拿起,摆放成鞋尖朝外,好让病人下床就能方便地踏上鞋。 他告诉科里的医护人员,病人常常为求医耗尽了积蓄,对凡能用低价药解决问题的,决不能给人家开高价药,不该检查的项目就尽量不要去做,要为病人节约每一分钱。 现在,身为业务院长的他,每天都像一架拧紧发条的机器,不停地忙碌着,全院医疗业务发展、质量控制、查房、接诊、搞科研。而休息时间,无论是睡梦中的深夜,还是寒风刺骨的凌晨,他从来都是随叫随到,抢救就是命令,他的生活里只有病人。 他在日记中这样写到:“医生是病人以生命相托的职业,是值得我用一生的心血浇灌的事业。我既然选择了这项事业,我就要用我的医术和爱心去帮助那些热爱生活、渴望生命的人们,为他们扬帆生命之舟!” “真诚敬业、大医仁心!”这是尹燕东人格的真实写照。
|
|
·上一篇:纳言敏行 德艺双馨——记平阴县首届“玫乡名医”于敏生
·下一篇:优秀村干部 农民企业家----记山东省第二届乡村之星吴庆玉 |